7月16日~20日,華巨臣2020年茶業首展——第22屆深圳春季茶博會終于得以順利舉辦。雖然戴著口罩相聚多有不便,對于還在為未來彷徨的茶行業從業者來說,這無疑是一場提振市場的相聚。時隔半年,深圳的茶友們也難得有這么一場味覺盛宴。相聚,相識,抱團取暖,總是熱情和溫暖的,總是給人以希望的。就在茶博會第一天,倉老師結識了勐傣茶業當家人董明龍先生(后簡稱“老董”),一個認認真真在勐庫做了24年普洱茶的茶農企業家。 勐傣老董:普洱茶是用來喝的,勐傣的茶現在就好喝,以后更好喝。老董是華巨臣茶博會的老朋友,華巨臣2008年開始做茶博會,2009年老董就率領勐傣開始參展。十余年間,這位忠實的合作伙伴跟著華巨臣茶博會的步伐,開疆拓土,F在,勐傣已經發展成為當地生產量最大的企業之一。老董從1996年開始做茶,不過一開始進入茶行業做的是“滇紅”紅茶。而在1996年之前,老董就是勐庫一個普通的農民。10年后的2006年,時值普洱茶大熱的時期,老董的勐傣茶廠也在這股熱浪的裹挾下轉型,進入普洱茶市場,這一轉型就定格了14年。14年時間,當年的小董漸漸變成了老董。進入勐傣茶業的展位,人氣爆棚,女主人張光蘭和小伙伴們都在忙活著招待客戶。老董一個人安安靜靜坐在最里頭的位置,觀察著周圍的一切,顯得氣定神閑。倉老師表明來意,老董露出這個年齡大叔少有的羞澀表情,說自己不會說,家里他只負責做茶,其他的事情諸如銷售和推廣的事都是交給夫人和兒子們。遇到靦腆的采訪對象也是考驗倉老師的專業采訪能力的機會,在倉老師的一番溝通后,老董表示可以嘗試一下。循序漸進,當話題進入老董熟悉和親切的領域,老董漸漸放下緊張,變得自在,他將他24年的做茶經歷和勐傣這些年的發展娓娓道來。2006年,老董進入普洱茶市場的時候,普洱茶市場火熱,經過認真思考后,老董決定讓勐傣定位勐庫的高端古樹純料市場。勐庫茶區位于臨滄茶區的中心地帶,以南勐河為界,分為東半山和西半山。勐庫十八寨就在其中,包括:東半山的忙蚌、壩糯、那焦、幫讀、那賽、東來、忙那、城子;西半山的冰島、壩卡、懂過、大戶賽、公弄、幫改、丙山、護東、大雪山、小戶賽。其中,鼎鼎大名的“冰島”就屬于勐庫茶區。老董感嘆道,這些年茶葉市場變化太大了,2006年的時候,冰島的茶才10元/公斤,而如今,今年冰島老寨古樹的鮮葉都已經2000元/公斤了。老董在勐庫各大寨子都有自己的據點,他說勐傣只跟茶農收購鮮葉,從源頭進行把關。面對現在普洱茶市場越來越多的風向和玩法,老董都不為所動,他說他的茶是用來“喝”的。說起普洱茶市場流行一個受歡迎指標——“拆件率”,老董很有信心地說,他家的普洱茶拆件率肯定不低。老董和他的團隊,十幾年間堅持用優質的原料、傳統的工藝做出好茶。諸如尊享冰島系列、品味昔歸系列、名山純料系列、勐傣留香系列,每一款茶品都有大批忠實擁躉。同時,他們還研發出便攜茶系列茶品。為了更好地讓消費者把茶喝掉,老董說起他家的便攜系列產品很是得意,他說每年幾十噸的這一系列產品都是被買去當年喝掉的,沒有誰是拿來存的。老董說勐傣是個家族企業,家里分工明確,他只負責做茶,老婆張光蘭負責銷售,張光蘭做事風風火火、干練利落,老董靦腆沉默,給人很踏實的印象,一靜一動,恩愛有加。老董說他家分工明確,他重視人才,招聘了很多優秀的大學生入廠,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。老董認為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:包裝設計,他長期與一家專業的設計公司合作,所以勐傣的包裝設計始終是站在前沿。關于茶的儲存,他選擇了好茶倉倉儲,他愛茶,關注茶的變化,感受到茶放在廣東倉轉化得要比云南倉要快要好。老董說他們家只認真做茶,不講故事。茶自己會說話,24年持續地認真做茶,不講故事,為勐傣、為老董贏得了市場份額的同時,也贏得了茶友們的尊重。勐傣現在在全國有一批高端忠實客戶,從5天來勐傣展位的人來人往也可以略窺一斑。這一切都印證了老董朋友圈里的一句話——所有的成長,都是因為站對了地方。如朋友圈里有參展商所說的那樣:“疫情期間,還堅持見面的,那一定是真愛;同理,疫情期間,還堅持參展的,毫無疑問,那也一定是真愛!”華巨臣,作為一個三百余號員工的展會公司,半年無展可開,壓力何等之大可想而知。倉老師作為三百分之一,深感責任重大,唯有用文字記錄如勐傣如老董這般數十年如一日認真做茶,特殊時期還不離不棄的伙伴們。 |